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新闻中心  最新动态

日知录|春节申遗圆梦:传统节日如何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?

2025-03-24 by 人文艺术系 10

2024年12月4日: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,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通过评审,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这一结果的宣布,标志着春节申遗的最终成功。

2025乙巳年春节成为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。至此,这场流传千年的东方盛宴,将全球共庆。那么,你对中国春节传统文化知道多少,这一传统节日又是如何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呢?

春节,即中国农历新年,这一古老的节日,其历史源远流长,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,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体系。

从腊八到正月十五,中国人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,有贴春联、放鞭炮、团圆饭、拜年活动、舞狮、舞龙、游神、庙会、逛花街、赏花灯、游锣鼓,也有踩高跷、跑旱船、扭秧歌等。

庆祝春节不仅是家人团聚、欢乐庆祝的时刻,更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、祖先、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。而春节申遗的过程,更是一段凝聚着无数心血与努力、彰显文化自信的辉煌历程。

随着春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,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,并纳入公共文化活动计划。春节期间,各国政要和民众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福,全球多地的地标性建筑纷纷点亮“中国红”,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桥到日本东京塔,再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厅,世界都在分享这份来自东方的喜悦。

春节申遗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,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。

同时,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激发文化产业潜力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、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,也能为春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更多物质基础。

在全球化的今天,春节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新纽带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庆祝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节日。

我们期待春节这一世界级文化名片继续闪耀,为世界增添一抹东方亮色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的文化动力!

(人文艺术系  文/董若霏  图/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  核稿人/吴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