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新闻中心  最新动态

定格国庆|我与国旗的“独家”记忆(四)

2025-10-05 by 人文艺术系 10

国旗招展,定格岁月深情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和国旗的难忘交集。现在,就让我们跟随四位朋友的镜头,走进她们与国旗合影的故事,在每一个画面里,感受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。

今年暑假的一个夜晚,我站在江西省美术馆前,手中的国旗在晚风里轻轻招展。馆顶那枚红五星在灯火中璀璨如炬,与我掌心的国旗红交叠,瞬间在心底烙下滚烫的印记。     

马路上车流如光带穿梭,美术馆“山”字形的轮廓在夜色里庄重如史。指尖抚过旗面的纹理,人民日报那句“国旗是国家的象征,更是民族精神的旗帜”骤然在耳畔回响。这面国旗,是八一起义的烽火里淬炼的信念,是赣鄱大地红色血脉的当代延续。

想起美术馆里那些描绘革命岁月的画作,再看手中的国旗,“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”的信念愈发清晰。这个夜晚,我与国旗在馆前的邂逅,让我真切懂得:这抹红从不是简单的色彩,而是刻进血脉的信仰,是我与祖国最深情的共鸣。这份触动,将伴我在逐梦路上,以青春之我,护国旗之红,与时代同频,与祖国同行。

国旗几乎是陪伴着我长大,初入幼儿园那一抹鲜亮的红在天空中舒展庇护着我们,后来她的一角变成了脖子上的红领巾陪伴着我们,再后来我搬了家,在陌生的环境里熟悉的她给予了我莫大的安全感。于是我举起手,向她敬礼,蓝天为幕,国旗为章,我站在那里,目光与她交汇,在每一颗星芒里,我看到了无数的沧桑与荣耀。看着那迎风飘舞的红,我想让她为我骄傲!为我自豪!我想与数亿中国人民携手共同守护她的光彩熠熠,山河无恙!

这是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国庆。在刚结束的军训里,每次敬礼时仰望五星红旗飘扬,不知怎的心灵总会被震颤,一种自豪骄傲感油然而生;看完志愿军电影,银幕上先烈们为国旗浴血冲锋的身影,更让我对这面旗的重量有了实感。

国庆夜,我和朋友夜游福州青年广场,闽江之上的解放大桥灯火如昼。当我在桥上与五星红旗合影,江风卷着闽江水汽掠过,国旗在我肩头缓缓舒展。想起了电影里志愿军在枪林弹雨中护旗的坚毅,再看眼前解放大桥的霓虹与国旗的红交织成画,忽然懂得:这面旗是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信仰,也是我们这代人在和平岁月里,对祖国最赤诚的牵挂。从军训的历练到电影的触动,再到此刻与国旗在解放大桥下的同框,这份家国情怀,早已在每一次共鸣里,长成了青春里最耀眼的底色,我爱你中国!

夜晚散步,河畔国旗在夜色里轻扬,我忙取出特意带来的小国旗——上次学校升旗时所得,那日晨光漫过国旗,那抹红晃得人眼眶发烫。

我小心翼翼地展开手中的小国旗,举到胸前与河畔的国旗同框。晚风轻轻拂过,旗角微微颤动,国旗上的五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仿佛有了鲜活的生命力。指尖触到旗面的纹理,忽然想起校园里升旗时,同学们整齐站立、齐声唱国歌的模样,那份藏在晨光里的悸动,在此刻的夜色中化作了满满的温暖。

这面小小的国旗,承载着校园里的记忆,也连接着对祖国的深情。往后的日子里,我会好好带着它,把这份对祖国的热爱,悄悄融进日常的每一个瞬间——认真学习、努力生活,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好这抹耀眼的红,守护好我们脚下这片温暖又强大的土地,守护好属于我们的家与国。

( 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 陈一诺)( 2025级汉语言文学3班 林钰莹)

( 2025级汉语言文学3班 冯佳绮)

(2025级汉语言文学1班 许若欣)

(人文艺术系  文/陈一诺 林钰莹、冯佳绮、许若欣、吴思涵、邹莉洁  图/陈一诺、林钰莹、冯佳绮、许若欣  核稿人/吴超